2007年12月14日 星期五

棒類食品

493420024 王姿驊

以前在國際和亞洲比賽的備戰現場,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國外運動員
在比賽前拿著一些外形很像巧克力的食品在吃,他們在吃什麼?是不
是巧克力?為什麼吃這些食物?此物與我們在賽前經常食用的主食、
巧克力等食品有沒有區別?
  
在近期上海亞錦賽比賽期間,中國集訓隊的隊員們也都吃這種"巧克
力"樣的食品,它的學名叫做"棒類食品"。目前在國內,棒類食品還
是一種新興的運動營養食品。諸如能量棒之類的棒類食品是國內外運
動營養食品發展的新型食品,也是當前運動營養品中增長速度最快的
一類食品。棒類食品形似巧克力,制造原理類似高聚能的壓縮餅幹,
吸收了巧克力和壓縮餅乾的優點,又沒有這兩者脂肪含量過高等不
足,具有能量營養密度高、口感好、方便食用等特點。

  在健美比賽中,肌肉的清晰度是評判運動員水平的關鍵標準之
一。除了需要在賽前6至12周最大程度的減少體脂肪、維持體重;賽
前幾天合理的控水、適量補充碳水化合物,是減少皮下水分、增加肌
肉飽滿度,進而增加肌肉清晰度的關鍵技術。健美比賽稱重後開始進
入高碳低蛋期,稱完體重開始補充碳水化合物,根據體重,需要少量
多次補充。賽前幾天這種高碳低蛋飲食,可以使肌肉內醣原無鹽儲備
增加,從而使肌肉外形顯得更加飽滿。

控水
  採用無鹽飲食的同時,飲用純淨水是帶走體內多餘水分的方法,
因為體內缺乏鹽分的狀態下,水分很難存留。此外,賽前1周採用的
快速減體重,也必然造成不同程度的脫水,因為低碳水飲食階段,肌
肉中醣原濃度下降本身也可引起水的流失,這主要是由於肌肉中儲存
1克糖需要攜帶2.33至4克的水。
  賽前1至2天,需要嚴格控制水分的攝入,通常很多健美運動員以
為,"我不喝水,不就是控制了水分的攝入了?",其實不然,我們通
常吃的食物中,本身就含有很多的水分,比如主食類的饅頭,含水量
為55%左右,而米飯是70%左右,賽前常用的香蕉的含水量也高達
60%,所以,即使不喝水,其實通過食物,也補充了很多的水分。能
量棒含水量僅為10%左右,同時不需過多飲水,控水方面就具有很大
的優勢了。

碳水化合物和血糖指數
  我們以前根據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複雜程度,把富含碳水化合物
的食物分為複合碳水化合物和簡單碳水化合物,但是營養學家發現,
許多我們傳統認為的複合碳 水化合物比如白米飯、白面包、煮土
豆,引起血糖升高的速度很快,幾乎和葡萄糖等單糖類似。所以,現
在經常應用一種新的指標──血糖指數來衡量進食等量碳水 化合物食
物後,人體血糖升高的幅度。
  一般認為,血糖指數<55%為低血糖指數,55-75%為中等血糖指
數,>75%為高血糖指數。高血糖指數食物進入胃腸後消化快,吸收
率高,迅速提高血糖,但是也會迅速下降。低血糖指數食物在胃腸道
停留時間長,吸收率低,引起的血糖升高緩慢,下降速度也慢。
在比賽前的不同階段,需要安排不同種類的碳水化合物的補充。在賽
前1至3天碳水化合物占70至80%能維持減重後的運動耐力,同時可以
增加肌肉的充盈度,這主要是由於肌肉中儲存糖需要攜帶水分。這時
候需要在補充中低血糖指數的食物基礎上,適當補充高血糖指數的食
物,兩者的比例大約80:20。

適合的食物:煮土豆、米飯、能量棒

  賽前1至2小時,選擇中等血糖指數的食物,保證基本的肌肉糖原
儲備,增加肌肉飽滿度,因為中等血糖指數的食物可以維持體內血糖
和肌醣原儲備1至2個小時。

最佳食物:能量棒
上場前15分鐘,選擇高血糖指數的食物,快速吸收的糖分,可以快速
引起體內的胰島素反應,快速把血糖轉運到肌肉儲存起來,導致肌肉
飽滿度短時間內增加。巧克力由于含有大量脂肪,血糖指數僅為49,
屬於低血糖指數食物,不適合在上場前補充。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於高血糖指數的食物具有使血糖快速提
高、快速下降的特點,所以補充最佳時間是上場前,如果提前30分鐘
以上,就已經開始出現血糖下降,錯過了促進肌肉飽滿度增加的最佳
時機。
  適合的食物能量棒、葡萄糖、蜂蜜。

低脂、無鹽
  棒類食品形似巧克力,其實從營養成分來看,差別很大:能量棒
脂肪含量較低,比巧克力等高熱量食品相比,主要是碳水化合物提供
能量,滿足比賽期間低脂肪飲食的要求。同時,能量棒裡沒有添加鈉
鹽,符合健美賽前無鹽飲食的要求。

體積小
  一般一支能量棒的熱量大約為4兩米飯的熱量,而它的重量只有
50克,體積小、熱量高。此外,能量棒的消化吸收率很高,因此食用
後人體排洩物少,不會引起胃部隆起,影響肌肉外觀,給比賽帶來麻煩。

http://sports.sina.com.hk/cgi-bin/news/show_news.cgi?type=new&date=2007-10-11&id=1325919

於12/14/2007下載

1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493420024 王姿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