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21日 星期五

保健食品 營養四 馬慧盈 493420613 ( 剛剛那篇�扆O打名字了 XD)

保健食品的定義與範圍

保健食品顧名思義係指含有特定成分並具調節生理機能或可發揮保健功效之食品;因此,保健食品範圍包括了經衛生署認證之健康食品、機能性食品、膳食補充食品、健康補助食品、特殊營養食品等。因此除了衛生署認證的「健康食品」外,凡具有特殊機能的「機能性食品」如運動飲料;補充營養素的「膳食補充品」如綜合維他命;可供營養補給、維持健康狀況或養生的「健康補助食品」,如靈芝產品;及因應特殊生理狀況的特殊需求之「特殊營養食品」,如減肥代餐食品等均屬之。因此,所謂保健食品不僅限於通過衛生署認證的「健康食品」,只要具有保健或機能性訴求者均稱之。

大家一談到保健食品就自然而然想到膠囊、錠狀或口服液的型態,但是放眼市場,具保健或機能性概念且以傳統食品方式呈現的產品已開始慢慢嶄露頭角了,如即沖即食大燕麥片、可調節血脂的食用油、可預防蛀牙的口香糖等,除了受到消費者歡迎外,其附加價值也隨之提高了。

世界性的潮流

根據Nutrition Business Journal2005年的推估,全球機能性食品市場約有770億美元,其中美國佔34%、歐洲佔32%、日本佔25%,各個地區的消費者習性不同、法規環境不同,甚至各地區暢銷的產品型態及所使用的原料素材也大相逕庭。例如美國因為肥胖人口多,因此具心臟健康及減重等機能性食品蔚為流行,熱門素材為維他命、礦物質及植物萃取物等;在歐洲,有關免疫及消化的議題發燒,以益生菌及膳食纖維作為素材的產品最受歡迎;日本流行的保健功效亦以免疫及消化為主,以藻菌類、膳食纖維或特定蛋白質則是主要熱門保健素材等。值得注意的是各地區保健食品的產品型態已漸漸脫離傳統的膠囊、錠狀食品,而朝向傳統食品型態如點心棒(Snack Bar)、乳品或飲料等。詳如附表一。

保健食品在各國、各地區所用的名稱或管理方式均不同,類似我國經衛生署認證的「健康食品」,在中國大陸經衛生部認證者稱為「保健食品」,目前核准的保健食品已超過5000項;在日本經厚生省認證者稱為「特定保健用食品」,但比較特殊的是日本目前採雙軌制,可以個別產品認證,也可透過符合規格基準的管道取得認證,目前約有600項產品。但是,在美國或歐洲並未對個別的保健食品進行認證,在美國稱為「膳食補充品(Dietary Supplement)」;在歐洲稱為「食品補充品(Food Supplement)」。

國內現況

隨著國內健康意識的提升,不僅要吃得飽、吃得好,更要吃得健康,保健食品的需求日益增加。且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科學證據證明部分保健食品的功效性,再加上近年來SARS事件及禽流感事件,讓消費者體認到保健食品的重要性,皆使得國內保健食品愈趨蓬勃發展。

國內保健食品市場的產品項目早已跨越藥品型態的膠囊錠狀食品的藩籬,越來越多樣化了,依中華穀類食品工業技術研究所的推估,至94年底國內保健食品的產值已達新台幣340億元,其相關產品包括:優酪乳、雞精、靈芝、鱉抽出物、穀類相關產品、羊奶粉\片、乳酸菌\腸道益生菌類、草本複方茶包類、巴西蘑菇、魚油、膠原蛋白、冬蟲夏草、葡萄糖胺、燕窩、綠藻、草本複方類 (非茶包) 、人參、魚肝油、纖維性食品、甲殼素、綜合植物蔬果萃取物、鈣、蜂膠、樟芝、果寡糖、藍藻、寡醣類產品等。

此外目前通過健康食品認證的產品將近80項產品,其產品以益生菌相關產品最多,如優酪乳、乳酸菌粉末等;此外,奶粉、麥粉、茶飲料、雞精、口香糖等產品皆已列入健康食品認證的行列。國內針對健康食品的管理除了朝向開放更多功效評估的項目外,立法院於今年3月份針對健康食品管理法條文內容進行修訂,主要修正內容包括:使健康食品定義更符實際、雙軌登記制、提高宣稱罰則及加重傳播業者責任。顯示主管機關對健康食品甚而保健食品的發展將更積極管理,同時透過科學證據的支持讓更多合法產品得成為健康食品,讓消費者有更多的選擇性,未來國內保健食品的發展將大有可為。

資料來源:www.functionalfood.org.tw/rd-inf/f-now&future.htm

 



全新 Windows Live Messenger 8.5 開放下載,多元溝通、盡情分享,和即時傳訊好友線上同樂!— 立即下載

沒有留言: